一九二八年十月,當吳爾芙在劍橋大學的紐納姆(NEWNHAM)與格頓(GIRTON)學院進行系列演講時,她意圖釐清女人與創作之間的歷史關係。這系列演講的原稿因此名為〈女人與創作〉(“WOMEN AND FICTION”)。當然,吳爾芙對女人與創作的反思,絕對無法容納於幾場演講之中。因此,她在隔年將原稿擴充改寫。後來我們知道,這篇文章會成為眾人耳熟能詳的女性主義經典,《自己的房間》。
〈女人與創作〉是《自己的房間》的前身,兩者在文學舞台上卻有著迥異的登場方式。一九二九年三月,當〈女人與創作〉出現於《論壇》(THE FORUM)雜誌時,《論壇》編輯搭配莎弗(SAPPHO)、珍奧斯汀與喬治桑(GEORGE SAND)的肖像,透過文學史上一系列女作家的並置,將這篇文章打造成高雅的文學評論。同年十一月,在《自己的房間》正式出版一個月之後,吳爾芙卻決定在《時與潮》(TIME AND TIDE)雜誌發表兩篇節錄。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決定。畢竟,《時與潮》雖然以左翼政治著稱,支持女性主義思想,在戰間英國卻佔據了曖昧的文化位階,廣納了通俗的大眾議題。對比《論壇》雜誌對吳爾芙的高雅再現,《自己的房間》在《時與潮》中甚至連同商業廣告一起現身。吳爾芙的意圖很明顯──她要讓這本書走出文化菁英的藩籬,實際接觸女性大眾1。
究竟吳爾芙如何因為《自己的房間》,化身二十世紀最受爭議的女性主義文學象徵? 看完整內容連載 特惠贈品 載入中...$(DOCUMENT).READY(FUNCTION(){ VAR OPT_MODULE_ID = "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";//模組編碼參數 VAR OPT = NEW ARRAY(3);//參數資料變數 OPT[1] = NEW ARRAY(); OPT[0] = "GETGIFTINFOAJAX1";//CLASS NAME OPT[1][0] = "0010798004";//ITEM OPT[2] = "M201101_058_VIEW"//TEMPLATE VAR 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 = NEW AJAX_PRODUCT_SHOW(OPT_MODULE_ID,OPT);}); 主題活動我們,與光同行。2018同志書展79折起,指定書目任選3本75折 ! 當代議題‧影像思辨 「末日‧未來」—2018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2018LGBT書展,博客來 X GAGAOOLALA聯名企劃 身為捲入消費社會渦流的現代人,我們必須不斷重返《物體系》的世界。
留言列表